农户因征地补偿纠纷跳河,引发广泛关注
原标题:农户因征地补偿纠纷跳河,政府介入调解仍存争议
近日,一起因征地补偿引发的纠纷事件在江苏盐城引发广泛关注。泰州籍农户焦女士在盐城市步凤镇兆顺村承包蟹田,面对提前征收,双方就补偿标准产生分歧,矛盾激化之下,焦女士甚至选择跳河轻生,幸被救起。尽管政府已介入调解,但争议仍未平息。
2014年,焦女士一家来到步凤镇兆顺村,承包了约260亩农田,投身螃蟹养殖行业。“刚开始承包时,田里农药残留多,前六年养出的螃蟹品质差,年年亏本。”焦女士回忆道,为了坚持这份事业,他们一家不仅每年投入每亩7000至10000元的养殖成本,还曾抵押老家房子贷款,至今仍背负着约100万元外债。直到2020年后,蟹田才开始陆续盈利。
然而,平静的经营生活在近期被打破。焦女士一家突然收到村里提前结束承包合同、征收农田的通知。“村里让我们养完今年这茬螃蟹,年底就交田,给出的补偿是每亩3500元。”焦女士称,这与他们心理预期的每亩8000元相差甚远,和村里此前征收其他田地的补偿标准相比,也存在较大差距。
协商补偿事宜期间,焦女士表示,每天都有村干部及陌生人在蟹田周边24小时“看守监视”,甚至夜晚守在门口,还用汽车堵住出去的路,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生活。她提供的现场照片及视频显示,确有人员在养殖区域周边、夜晚逗留。
4月22日,矛盾进一步激化。焦女士与堵在门口的人员发生争吵,无奈之下,她跳入农田附近小河,所幸被丈夫和民警及时救起。“可即便如此,到现在还有人在田里盯着我们。”焦女士委屈地说。
4月23日下午,兆顺村委会卞书记回应,提前征收田地一事属实,合同中约定政府部门有权征用土地,目前关于赔偿仍在与焦女士一家协商。针对补偿价格,卞书记解释,征收田地有相应标准,村里大多农田养殖虾,养蟹较少,虾蟹养殖成本不同,所以给焦女士家的补偿会少一些。对于“监视”说法,卞书记予以否认,称工作人员是正常开展工作,因蟹田周边道路狭窄,车辆停放才显得拥挤,夜晚留人也是为避免影响白天生产。
步凤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证实了跳河事件,强调村干部第一时间参与救援,但否认存在24小时监视情况。该负责人表示,目前双方期望的补偿金额差距不大,后续会督促村里继续协商,按正常程序解决纠纷。
此次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,不少民众呼吁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征地补偿工作中,要充分保障农户权益,确保沟通透明、补偿合理。在后续调解过程中,如何平衡公共利益与农民切身利益,让双方达成满意结果,仍有待进一步观察。(发布员: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