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姆一声吼,保住东家 355 万!警惕电信诈骗新套路
社会4月24日最新消息:近日,杭州一位保姆的英勇举动成功拦截了一起电信诈骗,保住了雇主355万元的巨额财产,此事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,也再次为公众敲响了防范电信诈骗的警钟。
事件发生在4月17日清晨6时许,家住杭州闸弄口的79岁杨大伯,因交通事故腿脚受伤行动不便,儿子为照顾他雇了保姆刘女士。当天,杨大伯收到一条陌生短信,称其快件送达失败,需回拨指定电话了解详情。杨大伯回拨后,对方自称是“某短视频平台客服”,却不提快件,反而告知杨大伯开通了会员直播带货服务,每月要收取800元。杨大伯顿时慌了神,急忙询问如何取消,对方随即通过电话“指导”他拿出银行卡进行操作。
在一旁打扫的刘女士发现杨大伯一上午电话不断,还翻出银行卡,起初以为是处理交通事故后续事宜。但当听到“取消会员”时,她顿感可疑,联想到网上的反诈宣传,意识到雇主可能遭遇诈骗。就在杨大伯准备将收到的验证码短信转发时,刘女士赶忙上前大声制止:“你现在不要碰手机了!发过来的验证码你都不要动!我马上给你报警!”
几乎同时,上城公安接到反诈预警,闸弄口派出所民警许志坚带队迅速赶到现场。许志坚向杨大伯解释情况后,对其名下银行卡逐一进行保护性支付。由于发现及时,杨大伯名下355万元存款成功保住。
据了解,保姆刘女士今年49岁,来自安徽,平时经常在网上浏览公安发布的反诈案例。事后她说:“这种事情发生在眼前,我肯定要上前阻止,在这里工作也是缘分,总不希望雇主家里被骗!”
此次事件中,诈骗分子利用老年人对新业务的不熟悉,以“快递失败”为幌子,诱导老人陷入“会员扣费”陷阱,险些得逞。这也提醒广大市民,尤其是老年人群体,在接到类似陌生电话或短信时,务必保持警惕。未经官方渠道核实的信息,切勿随意相信,更不要向对方提供银行账户、密码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。一旦发现被骗,应立即拨打96110报警求助。
近年来,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,让人防不胜防。从“猜猜我是谁”的简单骗局,到如今利用各类网络平台、新兴业务精心设计的复杂套路,诈骗分子不断翻新花样,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去年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。其中,“冒充客服类”诈骗较为常见,骗子往往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受害人购物信息后,冒充电商平台或物流快递客服,以各种理由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等信息,从而实施诈骗。
面对日益猖獗的电信诈骗,除了个人提高防范意识外,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反诈宣传力度,尤其是针对老年人、学生等易受骗群体,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诈教育活动,普及常见诈骗手段及防范方法。同时,互联网平台、电信运营商等也需进一步加强监管,从源头上遏制诈骗信息的传播,共同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。(发布员:丹)